我國發展物聯網智慧農業需要借鑒國外的地方——【鑫芯物聯】
2016-09-05 來自: 成都鑫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4111
在物聯網以及智慧農業炙手可熱的當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農業以它的淳樸厚德迎接生物技術、互聯網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等***的科技和生產方式,并不斷創新蛻變,迎來智慧農業發展新時期。眼下,信息技術、“農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名詞在我國農業領域已不陌生。國外“智慧農業”發展現狀如何,我國在未來實施現代物聯網智慧農業可以借鑒國外農業的哪些方面呢?
一、英國—大數據整合***農業:
英國全國農業協會呼吁:一是要求政府在農村地區實現寬帶***,二是要求建立適當的平臺和渠道,將農業生產準確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在削減開支的大背景下,英國政府在2015年春季預算中仍為該項目撥款1200萬英鎊。
從上世紀90年***始,美國政府每年撥款10多億美元建設農業信息網絡,進行技術推廣和在線應用,農村高速上網日益普及。農業信息化體系日益完善,大量涉農信息化企業應運而生。這些企業利用政府公開發布的農業大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并提供給農業生產者用于農場生產管理及精細化耕作,提高生產效率。
三、法國—打造大農業數據體系:
法國是歐盟內部***的農業生產國,也是世界第二大農業食品出口國。經過多年發展,法國農業信息數據庫目前十分完備,涵蓋種植、漁業、畜牧、農產品加工等領域。同時,一個集高新技術研發、商業市場咨詢、法律政策保障以及互聯網應用等在內的“大農業”數據體系正在打造中。農民足不出戶,便能在網上了解基礎農業信息行情。
四、德國—積極扶持數字農業:
據德國機械和設備制造聯合會統計,德國2015年在農業技術方面的投入為54億歐元。在今年的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上,德國軟件供應商SAP公司推出“數字農業”解決方案,能在電腦上實時顯示多種生產信息,如某塊土地上種植何種作物、作物接受光照強度如何、土壤中水分和肥料分布情況,農民可據此優化生產,實現增產增收。
我國在現代農業以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上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農業物聯網企業、農業公司和農業委員會積極的***各個地區的農業走上現代化、智能化的正軌。
2016年9月5日
成都鑫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編輯部
小編:葫蘆里的小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