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因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導致無法獲得最佳瀏覽體驗,推薦下載安裝谷歌瀏覽器!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欧美综合亚洲图片综合区,波多野结衣在线调教免费观看,欧美精品xxx,婷婷久久精品

農業物聯網助力智慧農業發展

2015-06-08  來自: 成都鑫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9038

無論嚴寒酷暑,還是刮風下雨,在辦公室或家里,輕輕點擊鼠標或是滑動一下智能手機,就能掌握蔬菜大棚內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數據,還能自動給蔬菜澆水、讓大棚通風……在農業物聯網時代,這***已夢想成真。

在淮安市蔬菜科學研究所的高科技智能溫室大棚內,只見苗床上,一排排綠油油的西瓜苗整齊地排列著。“用物聯網管理溫室大棚,對我們來說還剛剛開始。以后只要我把手機帶在身邊,若出差在外不能及時回來,就可用手機了解溫室情況。下雨了,一按鍵就可以把防雨窗簾降下來,還可以讓它自動給瓜苗噴水、調節風扇降溫和晚上開燈等。”市蔬菜研究所所長何光進一邊向記者解釋,一邊用自己的手機演示著。隨后,記者仔細觀察了眼前的這個溫室大棚,發現的確與其他大棚不太一樣,這里的大棚多了些“行頭”:攝像頭、“小黑匣子”、電線等。據介紹,這些設備組成了一套傳感系統,由它們來讀懂植物的需求,能感應到植物的溫濕度、光照、化學等信息。可實時監控大棚室內溫度、濕度和工人作業等實地情況,并實現自動灑水、調溫等田間作業。

何光進說,長期以來,蔬菜種植依靠的都是農民的經驗積累。但經驗也并不牢靠。比如種植西瓜非常講究溫度和澆水的科學控制,使用物聯網技術后,能夠更為***地把握蔬菜的需求,對蔬菜生長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和數據化管理,不需要再用人工巡視的方式,從而實現更為***的蔬菜種植。

市農委農業信息中心主任查學東告訴記者,我市已建成運行一個市級現代農業物聯網遠程視頻監控平臺、五個行業應用監控系統和60個遠程視頻監控點,監控面積達600多萬平方米,涵蓋設施園藝、水產漁業、畜禽種豬養殖、大田有機稻米、果樹花卉生態應用五大類。市級監控指揮中心設在市現代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內,通過監控中心可以適時了解所有監控點的溫、光、濕度及氣象等運行實況,還可以實時監控各基地農業生產狀況,與監控點實現在線交流,及時發布生產指導預警信息,指導基地農業生產,信息發布后基地能在5分鐘內正常接收并顯示。監控數據可以通過計算機互聯網、手機上網隨時查詢。同時還建立了淮安市現代農業物聯網遠程視頻監控平臺網站,共有18個產業園區納入農業物聯網建設基地。

那么農業物聯網應用的經濟效益怎么樣呢?“由于建成了智能化和自動化管理系統,基地蔬菜、種苗、生豬產量、水產漁業品質和效益同步提高。由于實現管理自動化,減少了生產管理成本。”查學東介紹,農業物聯網在設施園藝上可以及時準確地掌握農作物用***肥時間,有效降低農藥、化肥的使用,大幅度提高農藥、化肥的利用率,減輕對環境的承載壓力,同時能夠減少用工,節約生產成本,測算蔬菜一般每畝大棚可增收1500元以上。在設施養殖上能有效地減少用工,節約水電成本,增加健康養殖量,降低死亡率,提高年出欄量,減少應急反應,實現經濟效益的增加,經估算能有效地節約成本和提高產量,其中減少用工35%,水電成本下降30%,蔬菜園藝類單產提高10%,健康養殖減少死亡率5.5%,減少應急反應95%,年出欄增加20%,每畝增產約15%,畝均增效可達1000元左右,且減少了水產養殖對周邊水體環境的污染,綜合經濟效益增加20%。

關鍵詞: 物聯網   農業   智慧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