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打造智慧農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鑫芯物聯】
2016-09-09 來自: 成都鑫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4268
現代農業發展到以后,農業生產或管理者只需要一部手機,便能搞定大棚蔬菜種植;只需通過鼠標一點,農技知識隨時瀏覽;只需一通電話,輕松實現農產品交易……這些都是農業物聯網技術進步帶來的連鎖反應,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物聯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表現出對現代農業生產的積極影響。
一、提***率轉變發展方式:
在傳統農業中,人們獲取農田信息的方式很有限,主要是通過人工測量,獲取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而通過使用智能農業應用中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可以有效降低人力消耗和對農田環境的影響,獲取的作物環境和作物信息。
在智能農業應用中,大量的傳感器節點構成了一張張功能各異的監控網絡,通過各種傳感器采集信息,可以幫助農業工作者及時發現問題,并且準確地捕捉發生問題的位置。如此一來,農業逐漸地從以人力為中心、依賴于孤立機械的生產模式轉向以信息和軟件為中心的生產模式,從而大量使用各種自動化、智能化、遠程控制的生產設備,促進了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智慧農業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通過近兩年的潛心發展,我國大部分農業示范園的農產品加工、現代農業營銷、生態觀光等融合發展已初具規模。實踐證明,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實現了農業生產經營的信息化、自動化、***化、智能化。智能農業應用,在***現代農業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進程中,正顯現出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智慧農業助力綠色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農業灌溉是我國的用水大戶,其用水量約占總用水量的70%。但長期以來,由于技術、管理水平落后,導致灌溉用水浪費十分嚴重,農業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僅40%。如果根據監測土壤墑情信息,實時控制灌溉時機和水量,可以有效提高用水效率。而人工定時測量墑情,不但耗費大量人力,而且做不到實時監控。
物聯網農業智能化的應用,使農業種植中的監控管理不再受到時空局限,根據大棚或其他種植區微傳感器采集的詳實數據,點擊手機屏幕便可以有針對性的遙控節水灌溉、施肥、二氧化碳、水泵、風機等田間設施。此外,可實現對節水灌溉及圩區排澇實時遠程監控。
總而言之,實現土壤墑情的連續在線監測,農田節水灌溉的自動化控制,既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緩解我國水資源日趨緊張的矛盾,也能為作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據了解物聯網農業管理平臺可分為***農業生產管理系統、農產品質量溯源系統、農業專家服務系統、農產品網上交易平臺、農業信息推送系統、農業信息共享系統、農產品物流配送系統七大系統。未來,圍繞系統建立起來的“綠色產業鏈”將讓現代農業朝著綠色可持續的方向邁進。
三、物聯網示傳統農業轉型的催化劑:
我國人口眾多,其中半數左右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地區,對信息化尤其是智能農業應用的需求巨大。通過智能農業的應用,可縮小城市與農村、發達與發展地區間的差異,有利于***社會和經濟的均衡化發展。同時,還可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變、有效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
與此同時,網上農技站的建立,使當地農民足不出戶,就能通過互聯網獲取相關的農業咨詢、農產品交易、生產資料交易、專家咨詢、農村用工、農民娛樂等服務。農戶不但可以就關心的問題進行在線咨詢,及時獲取專家和其他企業的回答,還可以依托新視通、網絡視訊、電話收音機以及寬帶、短信等載體進行直播收聽及收看,隨時隨地得到專家的遠程指導和診斷。
2016年9月9日
成都鑫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編輯部
小編:葫蘆里的小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