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物聯網建設需要注重的六個層次-【鑫芯物聯】
2017-10-27 來自: 成都鑫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3672
現代農業具有生產過程裝備化、經營集約化、作業數字化、操作自動化和物流信息化等特征,現代農業的生產需要物聯網技術的支撐,以實現種植養殖環境信息的***感知、種植養殖個體行為的實時監測、裝備工作狀態的實施監控、現場作業的自動化操作和農產品物流信息化與可追溯的質量管理。
物聯網技術介入的現代農業被賦予了新的特征,如:實時性、可控性、大數據、智能化、可追溯和個性化等。未來5年,想要實現農業物聯網產業化,應主要著手攻破以下難點:突破農業物聯網核心技術和重大關鍵技術;探索農業物聯網商業模式;加快農業物聯網標準體系建設;開展農業物聯網補貼;大力開展農業物聯網示范工程;加快制定農業物聯網發展的產業政策。
在農業里,物聯網的作用就是要把農業的動物或者植物,農業的裝備、農業設施通過技術聯系起來,使每一個動物、植物都實現***的管理,達到高產量、降低成本、降低污染、節約資源的目標。這就是物聯網的魅力,也是智慧農業的發展方向。在發展農業物聯網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農業物聯網的這六個層次。
1、感知。
物物之間都需要感知,其中感知里***重要就是標識技術,比如一頭豬吃多少,吃什么配方***、***約成本,產的肉***多,哪一天殺掉***算,這些如果不進行個性化的管理就無法實現物聯網的功效,所以標識技術很重要;
2、聯網,實時傳輸與實時處理,避免了存儲技術不便及時獲取的劣勢;
3、本質,就是要把動物和植物很好的管起來、種起來、養起來;
4、物聯網平臺,要把所有的設施和裝備實現***的***的利用,最后總是要落地,而落地就需要物聯網平臺和物聯網系統的支撐;
5、標準,只有通過標準才能實現產業化。這個標準對農業來說,誰是農業裝備的***誰就是標準的制定者。雖然現在一些高校、研究所牽頭在制定標準,但是這個標準目前還沒有落地。如果華為認為華為的產品一統江湖,那么,華為標準就是***標準。農業領域將來也是一樣,誰是農機行業老大,誰是養豬業的老大,誰就是這一行業標準優先制定者,這就是農業制定標準規則。
6、智能,人工智能在1995年左右到2000年熱過一段,現在又熱起來了,起一個名字叫人工智能2.0。這主要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跨媒體等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推進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為了進一步開拓農業物聯網在養殖和農業生產領域的空間,農業部近幾年在一些省市陸續開展了農業物聯網建設項目,各地也都在積極探索農業物聯網技術的綜合應用。現在,農業部在省級物聯網平臺都做了相關的探索,各個省都有特色。一方面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種養殖模式,農民從以前的靠經驗生產,變成科學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化的信息服務系統,讓農民足不出戶就能獲取農業專家的指導和服務。
2017年10月27日
成都鑫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編輯部
小編:葫蘆里的小惡魔